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68)
- Feb 11 Tue 2020 07:56
台中有哪些牌子的木地板 台中奧克蘭原橡歐洲地板 苗栗晨霧灰櫟紋賣場地板
- Feb 10 Mon 2020 12:36
台中草皮花崗岩地板 桃園地板超耐刮木地板 桃園實木海島型地板要不要留伸縮縫
- Feb 10 Mon 2020 12:35
台中架高SPC地板 台中南卡黑橡SPC地板 通宵磁磚隆起鬆動空心修繕處理
- Feb 10 Mon 2020 12:34
桃園越檜防貓抓地板 台中哥倫比亞深橡礦石地板 新竹戶外地板變形怎麼辦
- Feb 10 Mon 2020 12:33
新竹天山雪松木石塑地板 苗栗溫布利橡木實木地板 頭份地板破損翻新
- Feb 09 Sun 2020 08:13
苗栗萊茵淺橡紋實木地板 桃園太陽能塑木防貓抓地板 泰安衛浴修理、磁磚整修
- Feb 09 Sun 2020 08:12
桃園甲醛環保地板 新竹煙燻石塑地板 泰安浴室更新改修
- Feb 09 Sun 2020 08:11
桃園德州灰橡乾濕分離浴室地板 台中溫布頓灰橡紋海島型木地板 三義地板翻修
- Feb 09 Sun 2020 08:11
台中哥倫比亞灰橡SGS認證地板 台中水悅系列拋光石英磚地板 新竹香山區舊地版拆除翻新
- Feb 09 Sun 2020 08:10
新竹自然美國認證地板 苗栗哥倫比亞灰橡醫療診所地板 新竹怎麼鋪才不會有聲音
- Feb 08 Sat 2020 03:56
苗栗哥倫比亞深橡UV防刮地板 苗栗小起步複合木質地板 苗栗矽利康發霉怎麼辦
- Feb 08 Sat 2020 03:55
台中洗白栗木醫療診所地板 新竹合六角磚防蟲蛀地板 大溪地板打蠟
- Feb 08 Sat 2020 03:54
新竹凸管防貓抓地板 新竹瑞士防滑地板 平鎮老舊屋翻新
- Feb 08 Sat 2020 03:54
苗栗柏林深橡防白蟻地板 新竹現代簡約風防白蟻地板 新屋舊地版拆除翻新
- Feb 08 Sat 2020 03:53
新竹洗白栗木防白蟻地板 桃園系統櫃零甲醛地板 新竹哪種木地板比較好
- Feb 03 Mon 2020 03:28
社會人文雜誌怎麼訂閱最便宜 國際書展TIME時代雜誌台北哪裡訂 富比士雜誌 師生優惠價2800?老闆經理人必讀?
文//馬畏安馬畏安,1933年生于湖北浠水,1956年畢業于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學院、中宣部文藝局、文化部中國文化報社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著作有論文集《新時期文學的思考》,詩集《中國月亮》,小說《紙上的螞蟻》。魯迅先生有言,記憶,像是清洗剖肚鮮魚的水,一攪動,便有血絲和鱗片漂浮上來。我對母親的記憶,塵封了七十多年了。現在才攪動攪動,不知道漂浮上來的是些什么。一我的故鄉,位于湖北浠水縣東北,屬丘陵地帶。那里距大別山主峰所在地羅田縣,僅七十余里,距大別山的主峰天堂寨,也只有兩百余里。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故鄉農村像是沒有動脈的肌體,只靠微循環維持生命的基本律動。村民們白天都在莊稼地里,晚上大都在自己家里。那時的鄉村,沒有觀光旅游這么一說;重病人住進醫院就診,也是沒有的,因為根本就沒有醫院;連女人生孩子都在自己家里,只是請來一位接生婆(五十歲以上的女性),一切都聽從她的吩咐和安排。一般村民,外出辦事夜不歸宿,是沒有的,女性更是絕對沒有。我的母親終其一生,沒有在我家以外的任何地方住過一宿。每天一入夜,她就沒出過大門,睡覺也沒有離開過作為她嫁妝的那張架子床,而且沒離開過她的固定位置——靠架子床的外沿兒,這方便于她早起做飯,不至于驚動別人。母親在娘家作閨女時的情形,我不得而知,但自從嫁給我父親以后,她安臥之處僅僅兩個,一是臥室這張架子床的外沿兒,一是她人生的最終歸宿——她的棺材。母親一生中去的最多的地方,只有她的娘家,基本上每年春天去一次,都是上午去,下午回。其次要算離我家只有一里多路的小鎮——三家店。三家店依著小山坡,就一條高高低低、曲曲折折的街道,長不過一百五十米,寬不過五米;街里有一座關帝廟,一個郵政代辦所,中藥鋪、豬肉鋪、饅頭鋪各有一家,還有一個極簡陋、只能提供住宿的旅店。其余都是住戶。有一家大門上的對聯寫道:“曾作鄉村曾作市,半為商賈半為家”,道出了這個小鎮的特點。浠水鄉間民俗,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十五,三家店都有民間聚會,叫做“玩十三”“玩十五”。這兩天,只要家里的事丟得開,又有同齡人相邀,母親也會去玩一次的。母親會換上一身干凈的藏青色衣裳,大襟衣服右上方的紐扣處,掖一塊白色手帕,往頭發上抹點食用油,梳理平整;腦后的發髻上,插兩根出嫁時的銀簪,再綰上幾根翠綠、修長的小麥葉片——這就算是母親最精心、莊重的打扮了。到三家店“玩十三”,也就是在山坡上走走看看。滿山坡都是人擠人、熙熙攘攘。也有賣小吃的,油炸糕、油條,都是現炸現賣,香氣四處飄散。還有把荸薺洗凈,一個個鮮紅發亮水靈靈的,用竹簽穿成串賣。偶爾有一條龍燈,敲鑼打鼓從山坡上招搖而過,小孩子小青年,都爭先恐后地看熱鬧,又跑又叫的。1950年夏天,母親還去過一次浠水縣城,看見了大卡車,算是長了見識。而這點見識,又不過證實了一個六歲的小女孩早就對她說過的一句話。那時候,農村幾乎家家都習慣燒松毛(即松針)做飯,我家也是。每到秋末冬初季節,家家的壯勞力都到十幾里以外的大山上去扒松毛,儲存起來,準備度過冬天和春天。我哥哥扒回的松毛,一捆一捆地碼在大門外的空地上。兩米多高、一米多寬、五米多長的松毛堆,像一段城墻;等拿掉幾捆以后,城墻一端的上面便缺了一角,整段城墻就像一輛大卡車,缺角的一端是車頭。我有個堂兄的小女兒叫末末,外婆家在公路邊上,她在那里見過大卡車。有一天,她對我母親說:“四婆,你家的松毛堆像大卡車。”母親沒見過汽車,只是“嗯”了一聲。直到她去了一趟縣城,看見大卡車了,回到家就說:“末末說得對,我家的松毛堆是像大卡車。”二母親的衣服上是沒有口袋(那時叫荷包)的,上衣沒有,褲子也沒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都沒有。這簡直不可思議,卻是事實。口袋的重要功用之一是裝鑰匙,可母親身上不帶鑰匙:家里沒有任何一個小箱子、小柜子、抽屜,是不許別人打開她要上鎖的。大門也不上鎖,全村十幾戶人家,家家如此。如果哪家都外出了,家里沒人,就把大門順手帶上,頂多將兩扇門外面的兩個鐵環,用稻草繩系上,防止狗或豬,進屋里偷吃的。全村十來戶人家,不僅各家的祖宗八代都知根知底,就連各家有幾門親戚,也都門兒清。萬一偶爾有陌生人到了村里,一群狗就會狂吠,陌生人走到哪,狗們就緊追到哪,狂吠到哪。一旦有這種動靜,附近田畈里干活的鄰居,都能望得見,也會停下手里的活兒,直起腰來,大聲詢問:“那是哪個?有么事?”母親身上從來不裝錢,也沒花過錢。穿的衣服是自家種的棉花、祖母紡成線、母親自己織成布、請裁縫到家里來做的;吃的糧食蔬菜,都是自家種的;食用油,也是自己種的花生、菜籽榨的。母親更是從來不買化妝品。母親必須買的東西只有一樣——火柴(那時叫洋火),她天天做飯要用。那時經常有貨郎擔下鄉,貨郎擔的火柴,可以用雞蛋換。母親就是用雞蛋換火柴的。母親用火柴非常節省,只要有鄰居生火做飯了,她就拿一團松毛去引火,不擦火柴的。要擦火柴,頂多做早飯時擦一根,做完早飯,就將沒燒透的松毛、小樹枝,漚在灶膛中央,用火鉗拍拍緊,等到做午飯的時候挑開,露出紅紅的火種,撒上一些松毛、樹葉,用吹火筒一吹,火就著了。做完午飯,再照樣操作,做晚飯也不用擦火柴了。一盒火柴,母親能用一個多月。母親身上不裝鑰匙不裝錢,衣服上的口袋就沒有必要,做口袋的布,也省下了。三養豬是農家一項重要的副業。我家的這項副業,是母親一人承擔的。每到春天,打聽到哪個村有母豬下崽了,便到那里去買小豬。因為小豬要剛剛斷奶才能買,所以叫“抱奶豬”。我家抱奶豬,是父親的事:父親懂得挑選奶豬的訣竅。要從一窩奶豬中挑出最好的,得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要看奶豬的吃相:吃母豬的奶或者見了別的食物,就沒命地往前沖、擠,甚至從別的小豬背上踩過去搶著吃,這種奶豬就好,容易長膘。二是要看豬的骨架子,腿長腰身長的奶豬好,長得快,長得大。奶豬抱回家,就都由母親照料了。剛離開母豬到一個新環境的奶豬,不是亂鉆亂竄,就是躲到哪個旮旯不出來。這就要用繩子系住,拴在桌子腿上,或者在山坡草地上釘一根木樁,栓在木樁上。等小豬長大了一些,能認識家了,才解掉繩子,早上喂它一頓,便趕到外面的草地上、山坡上、稻場邊去覓食。中午時分,豬覺得餓了,有時會回家來要吃的,可以喂一點飼料,下午再外出去覓食;天一擦黑,豬就回家,這時才著實喂一頓飽。豬的飼料,都是母親準備的,除了每天的泔水,還有各種粗的或者細的谷糠、碎米,在大鐵鍋里煮熟,儲存在大木桶里。喂豬的時候,兜一瓢飼料,再舀一瓢泔水,倒在石質的豬槽里,豬就吭哧吭哧大口地吃。我最不能忘懷的,是年底賣豬時的情景。一頭豬養了一年,毛重怎么也有一百多斤,可以賣了,家里會有一筆不小的收入。但就母親自己來說,她落不下一分錢。我家的豬,都是賣給一個很熟悉的屠戶。每年年底,他都會到家里來,同父親講好價錢之后,約定日子來牽豬。屠戶來牽豬,一般都在傍晚,這時候豬也回家了。母親給豬喂些它愛吃的飼料,仿佛是最后一次招待,要送它上路了。這次喂豬同平常很不一樣。平常的日子,豬要吃,就搖著尾巴圍著母親轉,不時低聲哼哼,好像告訴母親,它餓了。母親忙著做飯、燒火,不理它,它要么用長嘴拱拱母親的鞋,要么用肚子往母親腿上蹭,都表示它要吃。母親忙這忙那,嫌它礙事,有時拍他一巴掌,有時用腳撥它一下,它叫喚一聲,躲開一點。過一會兒,又到母親身邊蹭,哼哼地低聲叫喚。可喂豬“上路”的這次,母親總是在旁邊看著它吃,一會兒往槽里添點泔水,一會兒加一瓢熟飼料,或者往槽里撒一把細糠。等豬吃飽了,屠戶便拿一根粗麻繩,套在豬胳肢窩上,打一個越扽越緊的活結,要把豬牽走了。屠戶拽繩子,豬掙扎著不肯走,嗷嗷地叫喚,等拽出了大門,豬叫得越發厲害。好像是最后訣別的時刻到了。母親便“嗻兒——嗻兒啊”地喚豬。也許在母親看來,豬的肉身是賣了,要被牽走了,但豬的精氣,豬在我家相傍一年的情分,是不能賣掉、也是賣不掉的,一定要召喚回來,永久留在家里。豬聽見母親“嗻兒——嗻兒啊”熟悉的喚聲,便發瘋似地沖著吼著往回跑,屠戶只得使勁渾身力氣拽著走,豬的四蹄硬是死死地撐在地上不動,最后幾乎是被拖著走了,地上劃出四條明顯的印痕。豬還是一路尖叫,到了水塘岸上,還叫;到了田埂上,還叫;只是越走越遠,叫喚聲也越來越小,等繞過了小山坡,叫聲才逐漸消失,聽不見了。豬被牽走了,母親坐在家里,一聲不響。天黑了,母親才默默地做晚飯;吃完晚飯,母親又默默地收拾碗筷;然后默默地拾掇拾掇,洗一洗;最后,默默地上床睡覺了——比平時要早得多。按慣例,屠戶牽走豬的第二天一早,就殺了賣肉,父親也按慣例在那天早晨去肉鋪,拿回一些豬內臟、豬血,以及兩三斤豬肉。晚上,全家可以犒勞一下自己,多做幾個菜和湯。可就在這一天,這頓晚飯,對這些菜和湯,母親是從來不吃的,連嘗都不嘗,一口湯也不喝。 四孩子怎樣稱呼父母,各地區都不相同。北方大都稱父親為“爹”,浠水農村只稱祖父為“爹”,稱父母則另有規矩。男性在自家(或同族)兄弟中排行第一者,其子女一定稱他為“伯”,稱母親為“媽”;排行第二、第三的,其子女稱他為“爺”,稱母親為“娘”,我父親排行第四,我們兄弟姐妹稱父親為“父”,稱母親為“大兒”(必須帶兒化)。我們從小到大,對父母一直這樣稱呼。我上初中后的一天,母親忽然喊我的乳名,問我:“什么時候我看見你和同學在一起,你會向他們介紹,就說:這是我的母親吧?”我當時一愣,覺得母親問得蹊蹺,只是看了她一眼,沒說話。算起來六十多年過去了,今天我才仿佛解開這個結:母親分明是鄙棄“大兒”這個稱呼,希望我為她正名:她是母親;并且讓我的同學也都知道。我當時竟毫無察覺,毫不理解,多么遲鈍和癡呆啊!如果要探求事情的究竟,這得說到我的父親。我父親是在農村教私塾的先生,年復一年地給學生講四書五經,在農村算是大知識分子了。父親還能寫漂亮的毛筆字,方圓幾里以內的廟宇神龕前黑地金字的大匾,諸如“慈航普渡”“有求必應”等等,都是出自他的手筆。本村和鄰村家家堂屋正中墻上貼的“天地君親師位”(俗稱“天地菩薩”),多數也是他寫的。這樣,我家也就不時有客人來訪,父親同他們閑坐聊天,中外古今,天空海闊,無所不談。母親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從父親和客人的交談中,聽到一些故事和典故,比如“孟母擇鄰”中的孟母,“曾參殺人”中的曾母,等等。母親知道了“大兒”同“母親”意思一樣,只是在感覺上,一個聽起來是那么輕飄飄,像癟谷殼子,用簸箕一簸,隨風揚出去的就是它。另一個則像是飽滿的稻粒,下到水田里能發芽長葉,成了秧苗后會揚花,結出稻子。一個土得掉渣,一個正規文雅,上得了臺面。明禮的人,讀書的人,有頭有臉的人,外面的人(浠水農村,習慣把本地農村以外的一切地方都稱作“外面”),連同古代的圣人賢人,都叫“母親”。這情形一次再次發生,就在母親的心里醞釀著波瀾:曾參的母親織布,她也織布,而且還生育了三男二女,可沒人認可她是母親,這是憑什么?為什么?——我也是母親!我就是母親!母親還會想到,我們兄弟姐妹中,只我一人上學念書,“母親”二字,只能出自我之口而不會出自他們之口。所以,母親才那樣問我。對于母親的設問,我原本理解為:這是母親靈魂的覺醒,是對鄉村社會傳統習俗的反叛,是對作為母親的尊嚴和價值的追求,也是對平等、文明生活的渴望。如果僅僅是一種精神的提純,這樣的理解應該是對的。可是,當我聯系母親實際的生活狀況考量,就覺得有些捍格。母親對鄉村某些傳統觀念,還是信守不渝的。比如,以鄉村舊觀念看來,女性是穢氣和骯臟的,女人的下身不能高過男人的頭部,女人在梯子上或者樓上,男人就不能從下面走過,萬一不小心從下面走過去了,就要趕緊伸開手掌在頭頂上拂了又拂,像撣灰塵一樣,拂掉穢氣。只要母親一上梯子或上樓,就大聲喊:“我在上面,你們莫過來!”還有一種俗習,家家曬衣服的竹竿,都是一頭高一頭低,高的一頭有兩米高,低的一頭約四五十公分。男人的衣服曬在高的一頭。我家的曬衣竿,總是父親的衣服在最高處,依次是我們幾兄弟的,母親的衣服在最低的一頭;她貼身用的都是破舊的布條,那是怎么洗都洗不凈的“臟東西”,有時就攤在灌木叢上曬,不配曬在竹竿上。從來都是如此。還有,就算我們兄弟姐妹都叫她“母親”,她每天干的事情——洗衣、做飯、舂米、磨面,一樣也少不了,不可能從繁重的勞動中獲得解放。她并非為了得到實惠,她也得不到任何實惠。相反,她被認可為“母親”以后,會不會當作“最高獎賞”,因而更加殘酷壓榨自己生命的汁液,奉獻給我,奉獻給我的全家?說了歸齊,母親希望人們認可她為“母親”,只不過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滿足和安慰,一種精神上的勝利罷了。可是我,她惟一的上學念書的兒子,連這點精神上的安慰都沒有給她,卻回報她一雙冷眼!至今回想起來,仍然感到愧悔、傷痛和悲哀。我要寫下我的愧悔、傷痛和悲哀,為母親,為自己,也為我的后代。一切都過去了!永遠是太晚了!事到如今,即使我跪在母親墳前呼喚母親,無論出聲也罷,不出聲也罷,呼喚十遍也罷,百遍也罷,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五母親一生極少哭泣,她的眼淚,似乎只給自己的兒女。我記憶最深的要數姐姐出嫁的那年,再就是我去長春上大學的時候。按農村習俗,男家決定娶媳婦的日期,一般得在春節期間通知女家,叫做“定日子”。男家得備一些彩禮,各種食品、紅包之類,在一張紅紙上寫明婚期,一并送到女家。姐姐出嫁的那年,男家也在春天送來了彩禮,婚期限定在那年冬季。打那以后,母親就很少有笑容了,指不定哪一天,哪個時候,就哭起來,有時一哭就是一兩個小時,邊哭邊訴說。“兒喏——我的肉喂——兒喏啊——”郁結于胸中的哀傷之氣,爆發式地噴薄而出,然后漸漸地由強到弱;一口氣呼盡了,緊接著深吸一口,再噴薄而出,再由強到弱,如此一聲趕一聲,聲聲緊逼。這樣強烈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哭訴聲,我在以后幾十年的歲月中,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農村還是城市,都再也沒有聽到過。今天回想起來,哭聲仍在耳邊,仍然感傷,仍然心靈震顫。由于實在不忍心聽,母親究竟在哭泣的同時訴說了什么,怎么也想不清楚了,大概是稱贊姐姐如何會干活、能吃苦,在家沒過什么好日子,姐姐如何可憐之類。就這樣,母親斷斷續續哭了整整一年!母親哭的時候,家里人也不勸阻,由她去哭,據說是哭出來心里要好過一些。只有到了吃飯或者該睡覺的時候,才淡淡地提醒她:“飯涼了,吃飯吧!”或者是:“不早了,睏醒(睡覺)吧!”浠水農村,習慣把女兒叫做“人家的人”。就婚姻而論,那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時代,女兒一旦出嫁,便要伺候公婆、丈夫,然后是生兒育女,替夫家傳宗接代;最后自己成為婆婆,關愛自己的兒女,說是“人家的人”,還算比較靠譜、實實在在的。有一種情景,總在我心中揮之不去——夜深了,全家人都準備解衣就寢、吹燈上床。就在這當口,命運之神攫住女兒,將她孤身一人拉出門外,推向黑暗和恐怖籠罩的無邊荒野。骨肉分離,母親的心,頓時碎成齏粉,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母親另一次哭泣,是在我考上大學以后。1952年夏天,我考上了長春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母親不知道長春在哪里,便問父親。父親說:在東北,路很遠,坐火車要走幾天幾夜。火車是什么車?也是一種車,有幾十輛汽車那么長。聽人說,火車跑起來,從車里看車窗外的樹,都一棵接一棵向后面倒。我的故鄉屬丘陵地帶,環顧四周,青山連著青山,嚴絲合縫圍成一個大圓圈,像一道青色的高墻。母親無法想象青山外面的人們怎樣生活,更無法想象幾千里之外了。上大學,一去就是四年——四年!一千多個白天和黑夜,看不見心愛的兒子。愛兒是母親生活的太陽,看不見太陽,在這世上還能活嗎?!“兒喏——我的肉喂——兒喏啊——”又是凄楚絕望的嚎啕。父親比母親眼界要開一些,心腸也硬一些,他數落母親說:孩子出遠門,哭啊哭的,不吉利!孩子上大學是好事,有人想上還上不了哩!過幾年就回來了,有什么好哭的!真是的!不要哭了!哭是晦氣!父親的“哭就不吉利”這些話,起到了震懾作用,母親最怕對愛兒不吉利。她真的不再哭了,可是神情也大變了。打那以后,我好像比以前更少見到母親了,母親也很少面對我,有時候似乎母親望見了我,當我面向她時,她就看別處了。母親對家里人也盡量回避。家里人不止一次發現,母親獨自一人貓在犄角旮旯里,淚流滿面。我上大學的行裝,經過一個來月的準備,就緒了。離家的那天早飯后,父親、哥哥、村里的叔叔哥哥們為我送行,大家七嘴八舌、七手八腳,又是叮嚀囑咐、又是拿行李掛包,惟獨不見我的母親。而我,也竟然沒想起同她告別。這個最疼愛我的人,這個把我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的人,這個獨一無二的人,就這樣無聲地淡出了。至今我也回想不起來,我同母親最后一次面對面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在那時候,在我的故鄉,照相被認為是奢侈的事情,而且還會攝走人的魂魄,母親也就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母親的影像,也就僅僅存在于我的心中了。上大學以后,給家里寫信還是老套子:“父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父親大約會把我的信念給母親聽的,雖然她沒有親耳聽到我叫她“母親”,并且介紹給我的同學。大學期間,由于經濟拮據,路途遙遠,寒暑假我都沒回家。大三的時候,收到一位中學時同學的信,信中說,我母親在我去長春之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去世了!父親為了不影響我的學業,沒有告訴我。這對我是晴天霹靂!我禁不住回想那段時間的一些瑣事。到長春不久的一天夜里,睡夢中分明聽見母親的哭聲,我驚醒了。這事千真萬確!也許,這是母親即將告別人世時,同愛兒的心靈感應。還有一次,父親在信中說,母親生了一場病,現在完全好了,再也不會生病了。看到這句話,我當時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沒有深究,更沒有往那方面猜想。1956年夏天,我大學畢業回家,本村的一位嬸子告訴我,我到東北之后,母親天天哭,有時手里拿著我的照片,對著照片喊我的名字。過后對人說:我喊他,他不答應我。對愛兒的愛,變成了愛的無奈。母親原本存有一點夢想,希望我離開鄉村社會,遠走高飛。但這只是一面。還有一面是,她不能沒有同愛兒的呼應、交流,哪怕能聽到我說話的聲音,看到我大口大口地吃飯,下雨時能給我擋擋雨,衣服臟了能替我撣撣灰,都是一種滿足,生活也會踏實。可我上了大學以后,這一切都飄散了,面對的是一片空無;即使大好的晴天,在母親眼里也是細雨濛濛。對愛兒的愛的無奈,轉化成了“愛之癌”,這“愛之癌”又迅速地擴散,身體機能很快損耗殆盡,生命也就走到盡頭了。我離家的時候,母親十分健康,身板硬朗,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一條堅實的生命,就徹底被摧毀了。嬸子說:你母親硬是慊(想念)你慊死的。這話,我信。我可憐的母親!有人說,猶太教、基督教,有一點觀念似乎相近:“一切從塵土而來,終要歸于塵土。”母親早已“歸于塵土”了。她的墳塋在我老家東北方向的山上,朝向我的老家。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農村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將老家的房屋統統拆掉,搬遷到東北方向公路邊的山坡上去了。現在她的墳塋,則是背向老家了。她的墳塋朝向老家時,是在守望著自己的兒女子孫;背向搬遷后的老家時,她是在站崗,守護著自己的子孫兒女。不論在什么時候,不論走到哪里,不論遭遇怎樣的人生風雨,我都不會忘記故鄉山岡上那抔塵土。那永遠是溫熱的塵土。
- Feb 03 Mon 2020 03:26
Business Traveller桃園哪裡訂 Business Traveller苗栗哪裡訂 訂閱TIME36期+國家地理雜誌中文或英文版12期,學校價格有優惠嗎?
- Feb 03 Mon 2020 03:25
商業周刊新竹哪裡訂 國際書展Forbes台北哪裡訂 今周刊+國家地理雜誌訂閱大優惠?送四大好禮,真不敢致信?
對于愛情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擇偶標準,不過在生活中我們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下面的10種類型的男性是最吸引異性眼光關注的,如果你是男性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具備下面的這些特質。 一、真實的男人最吸引女人 實話最好說,不假思索,怎么表達都是真的;謊話最難講,怎么編也編不嚴實,不小心就說漏了。故意做作也是很難的,怎么做也不象真事兒。因此,丈夫大可不必自己找罪受,自己為難自己,到頭來也失去了妻子的信任。所以說男子要有真實,真實,是最有力量的表現,最有信心的表現。 二、男人深刻最吸引女人 許多知識分子和大齡男女青年,都與我同感:正因為深刻的男性少有,所以才顯得男性的深刻最有魅力。“思想深刻”要比1.80的大個兒、比研究生的學力、比處長部長的頭銜、比萬元戶的鈔票更有吸引力。 三、胸懷大最吸引女人 有胸懷的丈夫,讓妻子感到放心,感謝到安全,所以平時生活比較輕松,很少懼怕什么,能夠完全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她們自信即使自己想錯了,做錯了,丈夫也不會抓住不放,不會不諒解。 四、敢為敢做最吸引女人 一個男子漢至關重要的品質是敢做敢為。男人的哲學是行動哲學,男人嘛,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不能象瘸子打圍-----坐著喊;也不能象書生,只會紙上談兵。敢為包括:敢想、敢講、敢做、敢勝、敢敗、敢愛、敢恨、敢于戰斗,又特別能戰斗,“大丈夫敢做敢為”嘛。 五、有風度最吸引女人 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品德再好,作風再正,內心世界再高尚,若沒有風度也難打動女人的心,但風度并不排斥個性,風度與人的氣質相聯系,是依賴于生理素質的,代表著一個人的人格傾向,而且與職業也有很大關系的。對于男人來說風度是一種成熟美,女性最欣賞男人的成熟。 六、機靈又不做作最吸引女人 好女人都喜歡“壞男人”。越是嘎小子、越是機靈鬼兒,越有人愛。不是有句傳統話叫“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嗎,“壞”小子的魅力,還在于他們的神秘,他們做事奇特,也不多做解釋,思考問題的過程不合盤托出,而只是給人最后的結論。這樣的機靈的丈夫使妻子感到深奧,男性的這股“鬼精靈”勁兒再加上他們的好品質,將是對女性有力的吸引。 七、幽默是女人的最愛 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一名名言:“除非你理解世上最令人發笑的趣事,否則你便不能解決最為棘手的難題。”很有風趣的丈夫,大多是十分樂觀的人。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這樣的丈夫,受到挫折,遇到逆境,也決不愁眉苦臉,仍然是打趣、逗笑別人,使人不感到逆境的壓力,使沉重的生活顯示出輕松,減少煩惱。 八、上進心很受女人歡迎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也是講進取心的問題。人活在世上,總要干點事業,成就尤其是男人。有位大哲學家曾說過:聰明人創造的機會,比他們找到的機會多。男子漢的進取性,應該表現在生命的每時每刻。鋪成人生大道的每一塊磚上,都寫著三個字:起跑點。男子漢,什么時候起跑都不算晚,關鍵是要有進取心。 九、浪漫總是能迷住少女 《成功之路》一書中,有這樣一段名言:許多羅曼蒂克的夢想破天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婚姻不幸福。不是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嗎,婚后夫妻生活和戀愛時很大的區別在于缺少浪漫,我認為好丈夫應該具有浪漫色彩,這種浪漫型的丈夫非常有吸引力。 十、冒險又安全最吸引女人 有人說,成功的模式只有一個:冒險。女性和男性相比,女性更缺少冒險精神,但她們卻希望自己和丈夫敢于冒險,妻子喜歡冒險的丈夫,因為那將有一種神秘、危險、探索的意味,令人神往,這樣可以使妻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還會感到“夠刺激”從而使女性迷戀。 雖然我們擇偶的標準會有所不同但是總的來說,具有上面特質的男性還是很吸引異性注意的,如果你也想吸引異性的目光不妨從現在開始逐漸培養自己上述的這些特性。
- Feb 03 Mon 2020 03:24
國際書展Forbes彰化哪裡訂 2020年美國商業週刊彰化哪裡訂 TIME40期 +科學人12期 訂閱!免費送六大好禮,增加知識開擴視野?
當媽不容易,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都不容易,對職場媽媽來說,工作和娃兩手都要抓。孩子要好好培養,自我發展也不能耽誤,時間管理幾乎成了所有媽媽都需要修的功課。這個《職場媽媽的時間管理》系列,雖然主要針對職場媽媽,但其中很多內容,全職媽媽也同樣可以借鑒。我先交代一下我的情況:我是一個7歲半女孩的媽媽,也是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還負責運營團隊,管理著不同職能的部門。我女兒3歲之前,我婆婆和我媽媽輪流過來幫忙照顧,孩子有時候也跟著我媽媽回老家住一些日子。女兒上幼兒園以后,只有在孩子爸爸出差的時候,我婆婆才過來幫忙接送。孩子6歲以后,最近一年半,全部都是我和孩子爸爸兩個人照顧輔導孩子的。我跟其他的職場媽媽一樣,也有過一邊抱著孩子輸液,一邊處理工作的窘況。但我把工作上的時間管理技巧用到了家庭生活上,這些年下來,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我特別想把這些經驗分享給媽媽們,讓大家多一點自我成長的時間。今天我主要分享職場媽媽怎么勇敢放棄,簡化生活。之所以要先寫放棄,是因為媽媽們只有先放棄部分占用時間的事情,才能騰出空去改變生活,有舍才能有得。我提幾條建議:1、生活和工作中,列出現階段你認為的優先級,有了優先級,你才能判定哪些事情是浪費時間,哪些事情是為了實現你的目標。比如我一個好友的優先級:孩子,家人,工作,娛樂。她每天都發朋友圈記錄孩子的成長,她也從不糾結新同事工資比她長得快。這里要說明的是,優先級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你明白現階段什么對你來說最重要,沒有高級低級之分,也沒有對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優先級也不同。比如我,在孩子6個月之內,我的優先級也是孩子第一,最近幾年的優先級都是工作排第一,可能將來到了孩子人生的幾個關鍵階段,我的優先級又會是孩子第一了。當你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時,才會心甘情愿去放棄不重要的事情。2、記錄你完整一周內所干的事情,細化到每件事,只要你干了,就把它記錄下來,做什么事情,用時多少,簡單記錄就可以。你會發現,你有很多浪費掉的時間:發朋友圈20分鐘,刷抖音10分鐘,這里10分鐘,那里20分鐘,一天累積下來,一兩個小時就沒了。3、根據你的優先級,選出你認為浪費時間的事情,放棄這類事情。這里說的放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整體放棄某一類事情。比如說,卸載娛樂APP,平時不刷朋友圈。當然這個前提是根據你的優先級來確定的。我手機里沒有任何娛樂的APP,一年到頭很少發朋友圈,只有周末的時候才用半小時看一下幾個要好朋友的動態。最夸張的一次,我最要好的朋友她父親去世,只是發了朋友圈,直到第二天另一個朋友來提醒我,我才知道。我跟所有朋友都說,有要事聯系我,就直接打電話或者發私信,我不看朋友圈的。之所以微信經常會看,是因為工作需要,公司有很多客戶群。4、就算是優先級最高的類別,也可以再細分,找到隱含的浪費時間的事情。我一個同學的太太,孩子8歲,自己也上班,每天家里都雞飛狗跳的,跟孩子父親相互指責對方不管孩子成績。我去過她家,東西堆得很亂,家里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我們同學聚會帶家屬和孩子參加,她家女兒滿腦袋都是式樣復雜的辮子,她說特意帶孩子去做的發型,花了3個小時。據這位媽媽介紹說,每次出門前,女兒都要挑選半天衣服。可問到孩子成績,她就氣哼哼開始數落孩子和爸爸。雖然孩子是在她優先級的最前面,但她顯然搞錯了重點。過分給孩子打扮就是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省下來,用在孩子教育,做好夫妻直接的溝通,哪怕是搞好衛生,給孩子一個整潔干凈的環境。培養孩子,哪些要重點做,哪些不用重點做,我在以后的文章中會單獨介紹。5、放棄“不放心”心態,放棄“完美媽媽”人設。最后一點我就不積口德了,請原諒我的毒舌。很多媽媽都是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事,也不放心讓家里人幫忙,嫌孩子爸爸手笨,嫌婆婆做的飯不合孩子胃口,事事要親力親為,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媽媽們為了刷存在感。其實不是孩子離不開你,或者別人就照顧不好了,是你自己離不開孩子,怕孩子不需要你了 。還有的媽媽給自己設定了“完美媽媽”人設,要會做烘焙,要會做手工……你問問孩子,如果這些你啥也不會,孩子會嫌棄你嗎?部分媽媽花時間做這些,就是裝個樣子,不客氣地說,只是為了拍照曬朋友圈,為自己打造“完美媽媽”人設。朋友圈里母慈子孝,實際生活一地雞毛。學會放棄就先分享到這里,下次我再來寫寫職場媽媽在哪些事情上可以優化方案,縮短時間。
- Feb 03 Mon 2020 03:23
National Geographic台南哪裡訂 國際書展家庭育兒雜誌台北哪裡訂 富比士雜誌 數位版+3c產品免費送你?師生優惠價,訂閱就送?